【前言】
1936年,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碰头,标志着长征的大幕落下了。不过呢,长征完了以后,紧接着又是另一场战斗打响了。
老蒋听到消息后,立马跑到西安,打算跟我们军队来个大决战。那时候,我们党可真是麻烦不断,家里有国民党捣乱,外面还有日本鬼子侵略。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想,如果张学良当时没有搞那个“西安事变”,事情又会变成啥样呢?
徐向前元帅针对这个问题回答说:“咱们部队已经为新的一次长征做好了充分准备!”
要是按照徐帅的说法,新的长征究竟是个啥样子呢?
【一、会师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会宁的三军汇合,大家以为这意味着长征画上了句号,是中国革命迈向胜利的大好事。但其实,三军聚首后,我们党非但没有顺利过关,反倒是掉进了更大的困境里。
以前,在红军的几个主要队伍里,红四方面军的势力最大,所以就成了蒋介石最想攻打的目标。
可是现在,三支主要部队都挤在了甘肃,加起来有六七万人呢,这地方本来就小。这样一来,就给老蒋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
我们党被圈在了这里面,西边是胡宗南,南边是张学良,北边是傅作义,都被老蒋的势力团团围住。
老蒋怎会错过如此良机,连忙调动兵马。他全然不顾国民党上层的反对,铁了心要去陕甘那一带。
老蒋一开始安排了通渭大战,打算用三个军再加上四个师的人马,来守住西兰通道这块地方。
另外就是,在河东那边,敌人出动了几十万大军,还派了一百架轰炸机,一起来攻打我们党的红军部队。
看现在的情形,大战好像马上就要开始了,可事情真的会这么简简单单就搞定吗?
当然不可能,早在10月头几天,张学良就已经把通渭战斗的安排和具体事项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们党。
而且,他还给我党出了个主意:赶紧打宁夏战役,好快点把西北的路打通。
这时候,由主席带领的红军已经着手准备计划了。到了十月份,主席还专门发表了一份关于这场战役的行动指南。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主席写的这句话:拦住敌军,造船好过河。
过河的意思就是要硬闯黄河,拦住敌军就是为了给我军争取多点时间来造船。
红四方面军冲在最前头,第一个占领了黄河的过河点。他们两万人,不等敌人到来,就已经开始忙着渡黄河了。
不过,红四方面军人少力量小,跟老蒋的精锐部队打,真的挺费劲,吃了大亏。就在这时,中央传来命令,让我们先往东走,然后再绕回到陕北那边去。
就在我们部队忙着准备的时候,张学良发来电报说,让我们先待在原地别动。
【二、“二次合作”开始】
这时候,张学良心里到底是怎么盘算的呢?
老张一到西安,张学良就好几次跟他提议,想让他别再打内战了,和咱们党一起联手打日本鬼子。
可是老蒋这人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且这时候他心里开始嘀咕,怀疑起自己的结拜兄弟张学良是不是变心了。
而且现在这情况,老蒋不肯轻易放手。他觉得现在是攻打我们的大好时机,要是错过了,以后就再也没机会给我们制造麻烦了。
不过现在日本人也在暗中盯着呢,自从东三省被占之后,日本军队就像洪水猛兽,拦都拦不住。
而且日本企图利用我们国家内部不稳定的机会,偷偷占领我们的土地。
可这时候,张学良压根没察觉到蒋介石想要消灭我们党的意图,他心里头只想着和我们党一起联手打日本鬼子。
以前他可能还会听蒋介石的话,但从东北军跟我们打了三次都输了之后,他就不再想跟我们作对了。
那时候,老蒋把东北军从老家东北挪到了山东、安徽这些地方,接着又让他们去了穷困又寒冷的陕北。士兵们心里只惦记着打完仗好回家,压根儿没什么打仗的劲头。
后来在陕北地区跟我军打仗,打了三次都输了。
从那以后,东北军的士兵数量大大减少,而且士兵们满腹牢骚。一连串的战败让东北军内部矛盾重重。
现在的东北军啊,就盼着早点打完仗,好赶紧回老家去。
张学良以前听了蒋介石的话,对东北采取了不抵抗,结果丢了地盘,也失了民心。现在,他得好好琢磨琢磨东北军将士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那时候,为了显示咱们跟张学良将军合作的诚意,咱们主席专门给李克农发了电报,说咱们非常盼着能跟他联手,一起把西北的局势稳住,好让东北军能早点回家。
经过多次劝说都没效果,所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就策划了西安事变。
过了五天,周总理他们就到了西安,然后在23号那天,两边正式开始商量事情。
12月25号那天,蒋介石终于点了头,愿意和我们党一起对抗日本鬼子。打那以后,国共两党又联手合作了。
【三、“新长征”】
徐帅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我军之前在宁夏吃了败仗后,中央很快就计划好了新的行军路线,准备开始下一次的“长征”。
这次“新征途”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先往东边去,之后在陕北打赢几场仗,接着渡过黄河到山西,再从那儿一路往南,最后还是回到陕北。
另一个方向是朝南走,先到甘肃南部,接着进入河南地界,最终目标是返回陕北。
这两条路线啊,最后都绕回了陕北,这正是我党当时的打算。
先在周围的地方打赢几场战斗,然后再回到陕北去。
就在西安事变发生前两月,我们党悄悄派人告诉张学良,说我们已经打算离开了。
那时候,我们党的情况挺糟糕的。
徐帅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那时候好几万红军被敌人团团围住,衣服不够穿,吃的也没有,加上正好是冬天,要是不赶紧想办法转移,红军根本没法熬过那个冬天!
可张学良偏偏拼命阻拦,说让我党再熬两个月。他对我党说,只要再多等两个月,局面肯定会有所不同。
针对这个情况,我军打算给张学良一个机会,等上他整整一个月。上头把我们的行动缓了缓,让我们赶紧准备一个月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要是那时候咱们军队接着走长征路,能一路顺风地走到底不?
当然可以这么说:没错,主要是因为我党已经有了长征那段艰难历程的宝贵经验,在主席的指挥带领下,咱们军队一次次化险为夷。
再者,咱们军队背后有老百姓撑腰,老蒋一搞“逃避不打”那一套,就把民心给弄丢了。可咱们共产党呢,一直有老百姓站在我们这边。
【结语】
到现在这个时候,只能说不管那时候“西安事变”会不会爆发,张学良会不会站在我们这边。反正按照主席的吩咐,我们总有办法应对。
最后的结果应该差不多,最多就是成功会稍微迟点到来,就这么简单!
那时候,咱们军队在主席的出色带领下,加上党员战士们的勇敢拼搏和无私奉献,胜利的桂冠迟早会戴在我们的头上。
